荣成是地道的滨海城市,临海而居,向海而生。蔚蓝的海洋里蕴藏着丰富资源,为荣成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每年的11月份,荣成海参进入捕捞季,海面一片丰收的繁忙景象。11月下旬的石岛湾海域深海养殖区热闹非凡。广阔的海面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海参养殖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海参养殖户,每片养殖区又被四四方方的网箱分割开来,看上去整齐有序。从三月份开始,海参便在这种网箱里被海水天然喂养着。日前,记者在海上偶遇了来自福建莆田的海参客商,他乘坐木船穿梭于各养殖户之间挑选优质海参,今年他计划收购3万余斤优质海参,仅仅是养殖户张亮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而此时的渔港,还有很多正在采购或等待采购的各地客商。荣成海参为什么这么“火”?继续看会有答案!俗话说:好水养好参。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参提供了适宜生存的天然条件。天蓝海碧是人们对荣成的最深印象,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荣成的天然优势,也是荣成最宝贵的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荣成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科学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开展岸滩整治修复工作,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滩涂资源使用管理,从源头防控违规用海和海洋生态污染行为,扎实做好岸线修复工作,守护好千里海岸,为荣成海参生长建起了生态壁垒。荣成养殖海参的开端可回望至数十年前。依赖良好的海洋自然生态,以区域投礁、浅海围网等方式进行高区养殖、立体养殖、底播增殖,海参生长面积22多万亩,形成了好当家、西霞口等企业为龙头的4个无公害综合示范区,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海参标准化示范市”,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省级海参养殖示范基地”。春种冬收,寒来暑往。来自河南的海参养殖户张亮也已有了长达8年的海参养殖经验。养殖规模由最初的20个网箱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个,产量也在精心呵护中逐年攀升。“今年收成好,每个网箱都能收获60多斤。”回忆起刚开始养殖时的艰难摸索,他的内心充满喜悦。刚进入捕捞季没多久,张亮许多网箱中的海参就已经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常年采购的客商下了订单,加之今年价格好,收益十分可观。今年“双十一”,好当家集团的海参制品再次大受消费者青睐,全天销售额超过了万元。荣成海参为何如此受欢迎?一部分得益于荣成对品质的严格把关,这让荣成海参在各地市场拥有极高的信誉。年荣成海参产量2.86万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40%、全国的20%,养殖收入达40多亿元。在全省水产品质量专项抽检中,受惠于养殖加工过程的严格规范管理,荣成海参产品合格率达到%。回忆起养殖海参的前三年,张亮记忆深刻。年,张亮经朋友介绍来荣成养殖海参,毫无经验的他在陌生领域闯荡,经历了许多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海参养殖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张亮告诉记者,“荣成海参很出名的,我也不能砸了招牌。前三年基本就是试验期。”换网、看护、学习、咨询……边养边学的张亮基本全年住在搭建在海上的小房子里。这也是荣成大部分养殖户共同的经历,为了优良的品质,他们的付出难以想象,今日的收获也就顺理成章。除海参种植外,荣成通过推进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深度开发系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海参产品,现已开发生产出高压速冻海参、即食海参、海参软胶囊等系列产品多种。好当家集团首创“即食鲜海参加工方法”,突破传统海洋食品加工技术难关,填补了国际空白。他们结合中医理论开发出系列天然无副作用的海洋保健食品,申请8项国家发明专利。近日,荣成建起全国首家海参博物馆。中华好当家海参博物馆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由好当家集团总投资1亿元打造完成。是全国首家全面展示海参生物研究、科普教育、历史文化的专业化博物馆,也是集物产资源与人文资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采用高端的信息技术,全息实景展示了海参小镇渔民的传统生活,收集了全球上百种海参标本,演绎了好当家海参传统加工的非遗工艺,既有数十种活海参、水母、观赏鱼等海洋生物展示,也有海参营养保健、食物搭配、食用加工、海参鉴别、海参存储等内容与知识介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