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57.html
威海市医联体建设计划覆盖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让优质资源高效流转起来
18日,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今年,威海市将进一步扩大医联体建设范围,覆盖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医联体医保总额付费试点,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等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年,威海市将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上联下通破解百姓看病难
3月6日,医院远程医学教育与会诊中心,医院医务人员正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大屏幕,与鲸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共同会诊一名消化道疾病患者。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医生给予了用药和治疗方面的建议。
“去年医院共完成远程会诊近例,诊疗效果良好,医院正在着力打造2处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满足市民的就诊需求。”威海医院医务科负责人表示。
医院,医院先后与10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并医院和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共同组建市域医联体——威海医院石岛分院和医院(荣成妇幼)医院,从对口帮扶、技术协作等单项合作变为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信息共享等全面合作、互助发展阶段。
同时,医院不断打通向上的通道,将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威海,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成医联体,建设紧密的互联网会诊平台,为威海地区的危重病例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将选派专家组不定期进驻该院,进行业务指导与技术交流。
上联下通,破解百姓看病之痛。医院的一体化医联体是威海市医联体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威海市加快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已组建医联体16处、远程会诊中心2处,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27个,市级专科联盟2处。
对于家住文登区葛家镇刘家上口村村民吕占强来说,现在看医院跑,他所住的镇基层卫生院也有了名专家。
葛家中心卫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书,开展医联体合作。现如今,葛家中心卫生院医院的名医坐诊,并且成立了远程心脏监护站,建立远程会诊中心,通过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将数据发医院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
“医院医疗水平越来越高,现在我们看病一点也不难了。”吕占强说。
资源整合优质医疗服务沉到底
在文登区大水泊中心卫生院的中医诊室,中医外科主任刘泽涛正忙着给一屋子的患者治疗。这其中有不少人是刘泽涛的老患者,大水泊镇朱家岭村村民邢桂花就是其中一员。
邢桂花经常头疼,睡眠质量不好,她慕名前来求助刘泽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病况大为好转。“为了这个毛病,我吃了不少药,也跑了很多腿,生病遭罪,治病也遭罪。现在镇上的卫生院有了名医,在家门口就能治好病,省了我们很多功夫。”邢桂花的话引来周围人的一致赞同。
文登区大水泊中心卫生院按照省、市卫计委大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要求,改建开设了包括中医诊室、煎药室、中药房、康复理疗室在内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以刘泽涛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名医结合手术、穴位注射、小针刀、中医中药等四位一体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受到周边百姓的欢迎。
与邢桂花相似经历的还有家住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办事处的苗宝英。苗宝英患有偏头疼,以医院拿药,医院医院组建医联体之后,她在医院医院的专家诊疗。
“医院看病得花一天功夫,医院两个小时就能看完,老百姓看病确实方便了。”苗宝英说。
在医院院长许伟看来,实施医联体以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数量明显增加,一方面专家下来了,医院,另一方面,医联体内实行分级转诊,医院转过来了。
把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让患者在家门口首诊。记者了解到,今年,威海市将加强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评选,着力增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儿科服务能力,鼓励发展慢性病、老年病等临床特色专科。同时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年内由二、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等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增长10%以上。
三医联动将建成6处紧密型医联体
医院看病,享受医院专家服务,这在之前可以说是件新鲜事,医院科技城分院,却变得再平常不过。
最近一段时间,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科技城分院内科主任红好经常在科技城分院为患者诊病,她高超的医术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目前,医院派驻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轮流前往科技城分院开展诊疗服务,医院各个专业的专家到科技城分院轮转,医院的专家坐诊及查房。
医院,医院积极探索医联体建设新模式,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壁垒,去年建成威海市首个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医院科技城分院,实施一体化运营管理。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使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高效。年,医院科技城分院住院病人人次,较前一年同期增长%,门急诊病人人次,较前一年同期增长50.8%,双向转诊方面,上转病人人次,下转病人67人次。
区别于传统的医联体合作模式,紧密型医联体将上下两级医疗机构融为“一家人”,通过托管医院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进行人、财、物的深度整合。以医院科技城分院为例,通过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医院医院的优惠政策,为患者进行手术的医院的技术骨干,而手术医院的收费标准收取,这样大大减轻了患者在经济上的压力,使患者真正有能力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要让群众在医院的公卫保障、医院的硬件设施、医院的技术服务,实现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医院院长丛海波说。
以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为医联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威海市正在积极打造紧密型医联体,根据计划,威海市将建成6处紧密型医联体。根据工作部署,威海市将推动医联体医保总额付费试点,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只计算首次起付线,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
根据《威海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今年,威海市扩大医联体建设范围,覆盖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年,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