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打通水脉造水景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日讯山东省荣成市近年来创新河长制治理管理模式,以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为抓手,按照“治河先治岸、生态治河、活水循环、水美乡村、生态惠民”的总体思路,实行水岸统筹、同频共治,全面绘就水美乡村新画卷。因水而谋久久为功改善水环境荣成市有小落河、沽河、车道河、埠柳河等大小河流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河道冲刷与淤积并存、水系割裂、岸坡不稳、河湖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交织,群众对彻底整治河道水系的呼声很大。年开始,荣成市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整治提升,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段全部完成整治。年上半年,荣成市积极争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多次派出调研组到远安、临沂等地学习取经,于11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水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全面开启。“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立足以水为脉、水田相依、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片区村庄为节点,构建‘一带、四片、四区’的总体布局,着力恢复农村河流功能、修复河首空间形态、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荣成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由水而美齐抓共管护好水生态白龙河位于荣成市东北部,全长16.8公里,担负着埠柳、港西等镇共14个村的防洪排涝、农业灌溉任务。结合自然地貌,荣成市对白龙河沿线进行了高标准的综合治理,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河道清淤3公里,砌筑拦河坝、漫水桥,回填种桔土及新建桥涵13处,修建自行车绿道5公里、亲水平台2处,打造了防洪、景观、人文、生态“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滨河生态景观廊道。“河道治理好后,还要做好管护,不然如果有人乱丢垃圾,两岸随意排放污水,等于白治了。”荣成市生态文明协调中心负责人说。荣成市依托河湖长制,破解了以往河道“无人管、没法管”的困局,实现大小河流治理河长牵头抓。全市配备了河湖湾管员、督查员,开发了河湖湾长制智慧综合管理平台及App(应用程序),实行发现、处置问题闭环倒追责任管理机制,全力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缘水而兴借势而为释放水红利走进荫子镇北流水村,姜地里新鲜的生姜香味扑面而来,采收生姜的村民们正忙着翻挖、分拣、装箱;老人坐在公园中的座椅上晒太阳,穿村而过的沽河潺潺流淌。这个幸福的村庄,曾经是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我们村在年的时候,村里水塘河道淤泥堵塞,到了枯水的时候还经常断流。周围的农田无水可灌,很多土地都撂荒了。要钱没钱,要项目没项目......”北流水村党支部书记说。年,荣成市开始实施沽河综合整治,打通淤堵者的河道,使得沽河灌既能力明显提升。借着河道治理的“东风”,村里将闲置撂荒地盘活起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了生姜、葡萄、蓝莓、金针菇等经济作物,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务工,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样是以水为脉,夏庄镇甲夼片区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为契机,谋求由“花钱治水”向“治水生钱”的转变。在夏庄镇甲夼曲家村,栩栩如生的3D卡通形象跃然墙上,河上的小拱桥画龙点睛、独具韵味,亲水区、休闲区里的孩子们玩得起劲,沿河民宿、饭店生意红火......这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每天都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自从河治好了,俺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多元的收入。”一位甲夼曲家村农家乐老板说。甲夼片区综合治理河道水系,建设拦水坝、亲水平台等设施,提升了水系景观效果。沿岸土地价值水涨船高,原来没人住的破旧房屋、闲置的土地,成了民宿、农场老板眼中的香饽饽,多个投资项目落地。今年,荣成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治理范围包括小落河、沽河、车道河和滨海里岛四大片区水系,治理河流总长94.96公里。项目实施后,惠及荣成市8个镇(街道)96个村,受益人口4.53万人。“我们准备将四大片区沿河村庄人文景观、红色文化、特色农业等融合起来,打造'一镇一河一风情、一村一品一产业'的特色样板水域。”荣成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闪电新闻记者孙雅倩威海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