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诚信是生存之本,失去诚信将寸步难行,不仅法律会加以追究,更难逃他人蔑视,可以说名声尽失颜面无存,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无论是何种状况,只要达成的协议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就一定要执行,切不可睁眼说瞎话,或者擅自毁约,这样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引来官司。家住山东省荣成市某城中村的王某今年已经50多岁,要说王某本人也算是勤劳善良的庄稼人,最初还是没有改变本色的,但随着荣成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拆迁造就了不少人一夜暴富,这样的状况让王某的内心逐渐改变,以至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王某很早之前通过自己的打拼修建了一套房屋,在年4月的时候又以“儿子结婚”为由申请获得另外一处宅基地登记在自己名下,并未进行建设。年初,荣成市为了治理城中村的脏乱差状况,开始着手对包括王某所在地的城中村进行改造,全体村民房屋拆除后置换楼房。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王某以及村民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根据规定,王某获得了两套安置房的指标。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原本善良的王某开始打起了“小九九”,综合算了一下,自己家里人口不多,一套安置房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居住需求,那么剩下的一套就可以出售获利了。但因为当时村里人都有安置房,买卖自然成为问题。为了获利,王某决定以低于市场价格对另外一套安置房贱卖,并最终找到了主顾杨某。经过双方协商后,达成了一致协议,约定王某将拆迁安置的第二套楼房㎡,外加10㎡储藏室,以元/㎡的价格卖给杨某,房屋价款总计44.3万元。因为楼房尚在建设,还牵涉到抓阄等问题,双方又协商载明“楼房确定后由杨某自己抓阄确定楼层”“协议签订之日杨某需给付王某保证金五万元整”“王某拿到楼房钥匙后与杨某十日内办完交楼手续,杨某付楼款30万整,余下待双方办理转让房权证手续后付清”等条款。其实从这时候的交易来看,王某的行为都还算正常买卖,也是合法交易。在协议签订后,杨某当场支付了5万元保证金,因王某声称自己不会写字,由王某的儿媳妇写下了收条,王某签上自己的名字进行了确认。此后杨某便静等房屋竣工,抓阄后搬迁入住了。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年下半年,王某所在安置区的房价一路飙升,而且王某的安置楼地理位置绝佳,具有较大的增值潜力,俗话说“人往利边行”,原本善良的王某也抵不住利益的诱惑,心理再掀波澜。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年6月,按照统一安排,当地组织拆迁安置户抓阄分房,因为此前已有约定,杨某也到现场参与抓阄,但没想到王某也参与了已经售卖的安置楼的抓阄活动,双方因此产生分歧,在争执之余,王某还组织全家人共同组织杨某抓阄,并将该房屋据为己有。王某一家人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杨某的利益,还在村民中间引起一定反响,因为大家都相距不远,也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部分村民认为,王某一家人没有诚信,见利忘义,吃相难看,对杨某的遭遇表示同情。当然杨某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纸诉状将王某及其儿子王小某告上法庭。但在庭审过程中,王某再次打起如意算盘,坚称涉案房屋并非自己所有,而是自己儿子王小某所有,当时和杨某签订买卖协议并未征得王小某同意,因此所签订的协议应该认定无效。因为自己有过错,愿意承担协议中约定的返还双倍定金的赔偿责任,但楼房却不可能交付给杨某。王某的儿子王小某也辩称,涉案房屋是自己申请的婚房宅基地置换而来,并且在杨某和自己父亲王某签订协议时,自己身在韩国,当时父母并未征得自己的同意和授权,私自将这套楼房卖给杨某,应该认定父亲和杨某签订的卖房协议属于无效合同。那么,如此说法是否就证明杨某要房无望了呢?当然不是,这一切只是王某一家人的说辞而已,法律讲求的是事实和证据。本案中有个关键性的证据就是杨某和王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以及定金收条。案涉房屋到底归属于谁,谁签的字就有法律效力。经过法院查证,虽然王某在年申请涉案被拆迁房屋时的用地理由是为儿子结婚使用,但该房屋所属宅基地被拆迁前是登记在王某名下的,且王某一家人都未能举证该房屋属于王小某的独立财产,这是主要证据,足以证实王某和杨某签订协议符合法律规定,是有效的合同。王小某一再声称不知晓卖房协议,未经自己同意合同无效。虽然农村房产和宅基地属于家庭共有,但王某和杨某签订协议的时候,王小某的妻子李某全程参与并收取保证金,还在收条上代为签字,这让人有理由相信王某卖房的意见是征得包括王小某在内的家庭成员同意的,王某的卖房行为属于表见代理,应当认定协议合法有效。据荣成市法院年10月30日消息,该院日前对本案进行了宣判,依法判定杨某和王某的房屋买卖协议合法有效,王小某应当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交付涉案房屋,杨某在接收房屋后三日内付清其余房款37万余元。这起案件最终杨某胜诉,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其实从本案的起源到结果,王某一家不仅在拆迁时占尽了便宜,且在拆迁后与他人交易的过程中不讲诚信、吃相难看,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过法律始终是公正的,就算侥幸尝到甜头,终将还是会反噬自身,丢尽脸面,何苦来哉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316.html